PPP项目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以合同为依据,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的一种模式。在PPP项目建设期,履约保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究竟是谁来支付这份履约保函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履约保函。履约保函是指承包商为了保证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按约定对PPP项目进行履约所提供的担保措施。它提供给政府或贷款机构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法律规定,履约保函一般由承包商自行承担。也就是说,在PPP项目建设期,承包商需要自行支付履约保函的费用。这也符合建设期承包商应当承担项目风险的原则。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有些PPP项目可能涉及较大规模的投资,承包商短时间内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履约保函的费用。此时,政府部门或贷款机构可能会提供贷款或其他资金支持,来帮助承包商支付履约保函。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部门或贷款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承担履约保函的责任。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资金援助方式,目的是为了保证PPP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风险的平衡分担。
最后要强调的是,履约保函支付问题在每个具体的PPP项目中可能有所差异,具体以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为准。双方需在项目合同中明确约定履约保函的支付责任和义务,以避免产生纠纷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