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函,又称为履约担保函,是一种经济活动中常用的担保方式。当甲方与乙方签订合同时,乙方可能需要提供一定的担保措施以确保履约能力。履约保函就是其中一种选择。它是由保函申请人向保函开立人发出请求,要求保函开立人对乙方履行合同义务的保证。
履约保函一般在签约之后立即生效,并持续到合同约定的期限结束。在合同生效前,甲方可能会要求乙方提供履约保函作为担保措施。而保函开立人在确认资质、审查申请材料并同意开立保函后,即发出保函通知,通知甲方和乙方保函已发出并生效。
保函的有效期取决于合同的约定和履约保函本身的规定。一般来说,保函的有效期从保函发出之日起开始计算。有效期通常与合同的履行期限一致,也可以根据双方协商决定。在保函有效期内,保函开立人对乙方的履约责任有效。
保函可能会提前失效或在合同履行后失效。提前失效是指在保函有效期内,由于某种原因,保函开立人解除了对乙方的保函义务。例如,乙方违反了保函中约定的条件,或者乙方提前履行了合同义务导致保函失去了履行价值等。合同履行后,保函自动失效。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履约保函失效后,合同就无法执行了。其实不然,保函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乙方履行合同义务。保函失效并不意味着合同终止或无效,只是乙方失去了担保措施。如若乙方未能按时履行合同义务,甲方仍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乙方承担责任。
履约保函作为一种担保方式,在经济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了解履约保函的生效时间、有效期和失效情况对双方非常重要。甲方可以确定乙方在签约后立即有信用保证,乙方也可以提高合同执行能力,并增加与甲方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