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息挂账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种会计方法,它是指在确认存在争议的款项时,暂时将这些款项挂账,不计入当期的收支情况,直到争议得到解决后再进行处理。停息挂账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给企业带来好处,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危害。
一、停息挂账的好处
1. 避免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有时候,企业会面临诸如追讨欠款、收取欠费、仲裁等风险,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实现,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此时,适时采取停息挂账的措施,可以防止这些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 充分考虑客户关系
停息挂账不会立即催收,针对一些重要的客户或合作伙伴,适时的停息挂账可以缓解因催收而给客户或合作伙伴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有利于企业维护客户关系和合作伙伴关系。
3. 避免重复计提坏账准备
有时候,企业会因为发生坏账而计提坏账准备,但随后在争议解决后,企业又能够收回欠款,此时计提坏账准备的行为就显得不太必要。如果在发生坏账后,适时采取停息挂账的措施,可以避免重复计提坏账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停息挂账的危害
1. 影响企业现金流
停息挂账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的不稳定,一段时间内无法计入应收账款,给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影响。在一些无法预料的风险出现时,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垫付资金,导致企业经营不稳定。
2. 会计处理复杂
停息挂账需要进行会计处理,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可能会导致会计处理复杂,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难度,更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3. 责任难以确定
因为停息挂账涉及到的发生的事项可能涉及多个部门或人员,责任难以确定。对于争议的解决工作,必须由经过专业认证的会计师或律师来处理,并使经营管理人员经过评估并参与决策,才可最大程度减少风险。
综上所述,停息挂账具有一定的好处和危害。在实践中,在采取踏实措施维护客户关系、保证企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采用停息挂账的方式来化解风险。由于操作拟定停息集账制度及有关的会计处理等方面用户需自行完善,否则国家税务总局将不予计算该部分在核算应税收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