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了保证执行结果能够得以实现,法院对有关诉讼当事人的财产和非财产进行暂时或者永久的保护措施的一种法律制度。财产保全是诉讼中的重要程序,因此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财产保全呢?
首先,诉讼当事人财产可能面临被损害的情况,例如被担保物品的价值可能下降或者溢价的物品可能被他人抢走等。此时,需要对财产进行保全。
其次,在涉及到财产权利的诉讼中,如合同纠纷、不当得利纠纷等,当事人要求财产保全来确保诉讼胜诉后,可及时获得对方应当支付的款项,同时保护当事人的财产权利。
第三,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可能会将财产和资金转移至第三人手中,使得法院的执行难度大增。因此,执行以前应当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保全。
最后,当事人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证明他处于拿回财产的有利地位时,能够进行财产保全。例如银行账户、股票等财产的证明文件等。
总之,财产保全是诉讼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程序,当事人在以下情况下可进行财产保全:财产可能面临被损害的情况、涉及到财产权利的诉讼、被执行人财产和资金存在转移、提供确凿证据证明拿回财产的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