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要做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权益,防止被执行财产的损毁、灭失等,对被执行财产实施的一种保护措施。财产保全包括财产保全申请、实施和撤销三个阶段。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财产保全呢?
1. 担忧被执行人将其财产转移或隐藏
当前,很多被执行人都采取了虚假债务等手段将其财产隐匿或转移,以防止被执行。此时,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控制被执行人的财产,防止其转移或隐藏。
2. 担忧被执行人财产被毁损
在一些诉讼中,债权人担心被执行人会将其财产损毁或灭失,以摆脱债权人的诉讼请求。为了保险起见,债权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以确保被执行财产的安全。
3. 担忧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
在一些案件中,被执行人可能会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导致债权人难以获得应得的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以防止被执行人将其财产转移或隐藏,确保最终能够得到赔偿。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是一种很重要的保护措施,可以在诉讼过程中有效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和利益。因此,在债权人担忧被执行人财产被转移、毁损或拒不履行判决的情况下,申请财产保全是比较常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