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保函费用是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成本,关系到各方利益的分配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然而,对于保函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实践。
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在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或业主往往会承担建设工程保函费用。这是因为政府有时出于公共利益考虑,愿意为项目提供额外保障,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竞标。此时,政府或业主会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建设工程保函费用应由承包商承担。这是因为保函是承包商向业主提供的信用担保,通过保函,承包商承诺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进度和安全要求完成工程。因此,保函费用应该被视为承包商完成工程所承担的成本之一。
根据我国《合同法》和《担保法》,保函费用的承担原则应该由建设工程合同双方约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惯例,通过协商确定保函费用的具体承担方。
保函费用的承担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与风险的分担。在实践中,常常会根据项目类型、规模和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判断。有些大型工程项目可能存在较高风险,此时承包商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保函费用;而对于小型项目来说,则可能由政府或业主来承担。
针对建设工程保函费用的承担问题,建议在签订合同前,明确约定双方的权责,并通过合同约定明确指出保函费用的承担方。同时,政府、业主和承包商应保持沟通,协商解决保函费用的分摊问题,以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3. 工程承包合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