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公司动态
诉讼保全后解除查封的法律条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5-28 20:07
  |  
阅读量:

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保全是指在诉讼期间为了保障诉讼权利,对相应财产进行一种保护措施。而诉讼保全往往会涉及到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对于被查封的财产,若需要解封,则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除。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财产可以被查封。法律规定,被查封的财产应当是涉案财产或担保财产。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查封被告方及其财产中的工资、存款、房屋、车辆、证券等。

随后,在保全期限届满前,被保全财产的实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请求解除保全措施。那么,解除查封的法律效力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相关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5条规定,保全措施的解除,由作出保全裁定的法院裁定。而对于查封措施的解除,则需要参考下列的法律条文:

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的财产权利、代贷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依法履行审判程序,不得以损害当事人权益为代价。

第七十六条:一审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情况确需延长的,应当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并告知当事人。

第二百三十三条:对于已经实行或者正在实行的不动产查封,当事人认为查封侵害了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解除查封。

第二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对申请解除查封的,应当依法审查,查封确属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应当裁定解除。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被查封的财产实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交申请,请求解除查封。经过法院的审查,若被查封的财产确实侵害了申报人的合法权益,则法院会依法裁定解除查封。此后,查封的法律效力便会被取消,被查封的财产将重新归实际权利人所有。

总的来说,保全措施和解除措施在民事诉讼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措施的规定有力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解除查封的过程中,申报人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律流程提交申请,尊重法院的判决裁定,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