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裁定是指在诉讼案件中,为了保全当事人权利而由法院作出的一种措施。一旦裁定生效,被保全的财物将被暂停处理,以保障被保全人的合法权益。然而,有些被保全人并不遵守裁定,导致法院迟迟无法执行,那么被保全人不履行裁定怎么办呢?
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若被保全人拒不履行保全裁定,甚至对裁定提起异议,则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裁定生效不履行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罚款、拘留等。因此,被保全人若是不按照保全裁定执行,法院可以通过强制执行来保护被保全人的权益。
二、申请紧急制裁
如果被保全人存在隐蔽或者故意拖延的行为,导致即使裁定强制执行也不能得到及时保全,可以选择申请紧急制裁。紧急制裁是指法院在被保全人无法执行裁定的紧急情况下,通过采取一系列预先设定的措施,保障被保全人的合法权益。紧急制裁的具体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等。
三、启动追责程序
如果被保全人屡次违反裁定,导致被保全人的权益遭到了严重损害,则需要启动追责程序。在追责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如拘留、没收财产等,以制止被保全人的侵害行为。当然,在启动追责程序的过程中,法院也需要充分考虑被保全人的情况,以确保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妥善保护。
总之,保全裁定是为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而采取的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保全人不按照裁定执行,则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紧急制裁以及启动追责程序等手段进行维权。当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理解裁定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以免将维权变成了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