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诉讼中财产保全费用
发布时间:2023-05-27 20:27
  |  
阅读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商事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在诉讼过程中,当存在可能损害当事人的权利、财产等利益时,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全。而财产保全是诉讼中常见的手段之一,通常指诉讼期间所需支付的费用。

一、财产保全费用的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在民商事诉讼中,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可能受到损害的财产采取措施,从而达到保全的目的。财产保全费用则是指在进行财产保全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如财产保全申请费、保全担保金、执行费等。

财产保全费用是民商事诉讼中不可避免的支出,其所涉及的金额也可能极高。因此,在诉讼中应该注意合理节约财产保全费用,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

二、财产保全费用的计算方法

1. 起诉阶段

在起诉阶段,一般需要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如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此类财产保全措施的申请费由申请人支付,申请费的标准为保全财产数额的1%至3%。

2. 诉讼阶段

在诉讼阶段,如果需要继续保全财产,一般需要缴纳保全担保金。保全担保金是诉讼期间冻结、扣押、查封财产所需缴纳的担保金,其金额为被冻结、扣押、查封财产价值的10%至20%。如果被冻结、扣押、查封财产价值高昂,缴纳的保全担保金相应也会很高。

3. 执行阶段

如果在执行阶段需要保全财产,也同样需要缴纳保全担保金。保全担保金金额的计算原则类似于诉讼阶段,根据被执行财产的估值确定比例,但一般不会低于财产价值的10%。

除了上述费用,还可能涉及其他的法律费用和实际支出费用,例如委托律师费用、公证费用等。

三、规避不必要的财产保全费用

为避免财产保全费用的过高支出,当事人在诉讼中应该尽可能地规避不必要的保全措施。另外,财产保全措施的实施应考虑到实际情况,尽量避免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造成过大损害。

此外,如果当事人在财产保全措施实施期间提交了有效的担保,也可以减少保全担保金的缴纳金额。此时,应该保存好担保材料,以备后续使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费用是民商事诉讼中不可避免的支出。当事人在诉讼中应该注意合理节约财产保全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应在合理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保全措施,防止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