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条财产保全的通知,心里咯噔一下,这啥情况?别慌,咱们一步步来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想象一下,你和别人有纠纷,比如别人欠你钱不还,或者合同闹了矛盾,你怕对方偷偷把财产转移了,导致你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这时候,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说白了,就是请法院先出手,把对方的房子、车子、存款等暂时“冻住”,让他不能随便动。
现在你接到通知,说明别人申请保全了你的财产。你就是被“冻住”的那一方。
“我的钱和房子会不会立马没了?” 答:不会! 保全不是划走你的钱,也不是没收你的房。它只是暂时“冻结”,让你在这段时间内不能随意买卖、转账或者抵押。东西还是你的,只是暂时被“锁”住了。
“是不是我就成老赖了?名声坏了?” 答:完全不是! 财产保全只是一个诉讼中的措施,不代表法院已经判你输了,更不意味着你就是失信被执行人(老赖)。这只是对方为了保障自己权益采取的手段,很多情况下一场普通的民事纠纷而已,别自己吓自己。
“为啥突然冻我?我啥也没干啊?” 答: 法院接受保全申请后,有时为了达到保全效果,会先行采取行动再通知你,以防你提前转移财产。所以你感到突然是正常的。
第一步:仔细看通知(关键!)
把那张通知书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重点找这几样东西:
案号:(20XX)XX法执保字第XX号:这是案件的“身份证号码”,以后所有沟通都得用它。 申请保全人:是谁申请冻结你的财产?(就是和你闹纠纷的那个人或公司) 保全的金额或财物:法院冻了你多少钱?还是哪套房?哪辆车? 法院名称和联系方式:哪个法院处理的?上面会有书记员的名字和电话。 保全期限:银行账户通常冻结一年,动产(如车)两年,不动产(如房)三年。第二步:赶紧找原因
通知书上会写清楚缘由,一般是基于一个已经起诉或即将起诉的案件。你马上要去做的是:
联系法院:打给通知书上的书记员,礼貌地问清楚:“您好,我收到了XX案号的通知书,想了解一下具体是基于哪个案子申请的?原告是谁?”确认纠纷的来龙去脉。 回顾一下:自己最近和谁有经济纠纷?是不是哪个合同没处理好?或者为别人做过担保?第三步:根据情况应对(重点来了!)
如果你觉得对方保全错了(比如金额冻多了、根本不该冻)
你可以向作出裁定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写一份《财产保全异议申请书》,说明理由,并提交证据。比如,对方欠你钱反而恶人先告状,或者被冻结的账户里有不属于你的资金等。 如果法院驳回了你的异议,你还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但复议一般很难改变结果)。如果你觉得保全给你造成重大困难了
比如冻结了唯一一张银行卡,里面是生活费、看病钱,导致你无法正常生活了。 你可以向法院申请置换担保。通俗讲,就是“你换个东西来冻,先把钱还我”。比如,你找一家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出具一份保函,或者提供一套等值的房产作为担保,申请法院解除对你银行账户的冻结。这是解决问题很常用的一招。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解决案子本身
财产保全是附属于主案子的(比如借款合同纠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想快速解冻,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解决掉和对方的纠纷。要么积极应诉,打赢官司;要么主动联系对方,谈判和解。双方一达成和解,马上签协议,让对方去法院申请解除保全。如果你有十足把握能赢
你也可以提供反担保,申请解除保全。就是你拿出相当于被冻结财产价值的现金或物,来担保对方如果告错了,他的损失由你这份担保来赔。法院同意后,就能先解冻你的财产。总结一下:
接到财产保全通知,别怕,别慌,别乱动。它只是一个临时性的保全措施,不代表最终判决。
动作要快: 马上研究通知,联系法院,搞清原因。 思路要清: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异议、置换担保,或者积极解决主案件。 底线要守: 绝对不碰已被冻结的财产。
平时啊,咱们在生活中涉及金钱往来、合同担保时,多留个心眼,看清楚条款,保留好证据,就能尽量避免这种“惊喜”。真遇到了,就把它当成一个需要冷静处理的事情,一步步解决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