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老张跟我聊天,说他打赢了官司,对方该赔他10万块钱,可判决下来后对方把财产都转移了,现在一分钱都拿不到。他问我:"案子都判完了,我还能申请财产保全吗?"这个问题其实很多普通老百姓都遇到过,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法律知识。
简单说,财产保全就是法院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提前把对方的房子、车子、存款等"冻住",确保将来判决能执行到位。就像冬天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我们提前把水管包起来一样。
财产保全分两种:
诉前保全:还没起诉就先申请保全 诉中保全:起诉后、判决前申请保全重点来了!很多人以为判决下来了就不能保全了,其实这是个误区。根据法律规定,判决生效后、执行程序开始前,债权人仍然可以申请财产保全,这叫"执行前保全"。
为什么要有这个规定?因为从判决生效到正式执行往往有个时间差,对方可能利用这个空档转移财产。就像老张的情况,判决是赢了,可钱拿不到,等于白忙活。
不是所有案子判完都能申请保全,要满足几个条件:
判决已经生效:一审判决过了上诉期没人上诉,或者二审终审判决 对方有转移财产的风险:比如对方开始变卖房产、大额转账等 情况紧急:不立即保全可能导致判决无法执行 申请人提供担保:通常要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如果你遇到老张这种情况,可以这样做:
收集证据:拍下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比如房产正在挂牌出售的照片 写申请书:到法院执行局要个模板,写明为什么要保全 准备担保: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找担保公司出保函 提交法院:把材料交到原来审案的法院 等待裁定:法院一般48小时内会做出决定我有个朋友小王,去年劳动仲裁赢了,公司该赔他8万。仲裁书下来后,他发现老板正在注销公司,赶紧申请了保全。法院冻结了公司账户,最后钱一分不少地执行到位。要是晚几天,公司一注销,这钱就打水漂了。
打官司不是为了争口气,最终是要拿到实实在在的赔偿。判决后到执行前这段时间很关键,法律给了我们"执行前保全"这个武器,大家一定要会用。记住: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自己的权益要自己主动维护。
如果你或者身边人有类似困扰,建议尽快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别让到手的赔偿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