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虽同属中国,但实行不同的法律体系。内地采用大陆法系,而香港沿袭普通法系传统,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跨境财产保全的执行。
关键点:当内地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后,不能直接在香港执行,必须通过特定法律程序才能在香港产生效力。这就像在内地获得的驾照不能直接在香港使用一样,需要办理相应手续。
内地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了诉前财产保全 第100条规定了诉讼中的财产保全香港法律依据:
《高等法院条例》第21L条 《外地判决(交互强制执行)条例》双边安排:
2006年《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 2019年《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准备阶段:
收集债务人香港财产的证据(如银行账户、房产、股权等) 准备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30%的担保(现金或保险公司保函)申请材料:
保全申请书(明确请求保全的财产和金额) 证明存在紧急情况可能影响判决执行的证据 担保材料法院审查:
内地法院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情况紧急时) 裁定书需明确被保全财产的具体信息香港法院承认程序:
通过香港律师向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申请 提交经公证的内地法院裁定书及中文译本 证明内地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临时措施申请:
申请"玛瑞瓦禁令"(Mareva Injunction)冻结资产 或申请"资产冻结令"(Freezing Order)执行阶段:
香港法院可能要求提供交叉担保 执行方式包括银行账户冻结、房产查封等银行存款:
提供银行名称、分行地址、账号信息 香港法院可直接下达冻结令不动产:
需提供房产详细地址和产权信息 在土地注册处登记"待决诉讼提示"公司股权:
通过冻结股权转让实现保全 在公司注册处进行相关登记其他资产:
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可通过中央结算系统冻结 贵重物品需确定保管人后限制处分时间把控:
香港临时措施通常在申请后1-2周内作出 整个跨境保全程序可能需要1-3个月费用预估:
香港律师费:约5-15万港币 法院费用:几千至数万港币不等 担保成本:视保全金额而定风险防范:
错误保全可能导致赔偿责任 香港法院可能要求披露全球资产 注意香港法律中的"充分坦诚"义务案例1:2018年,内地A公司起诉香港B公司欠款,成功冻结B公司在香港汇丰银行的2000万港币存款。关键点:提供了详细的银行账户信息和足额担保。
案例2:2020年,内地C女士离婚案中,通过香港法院冻结了丈夫在香港的3处房产。教训:因未及时续期,一处保全措施失效。
Q:内地判决前保全和判决后执行有什么区别? A:判决前保全是预防性措施,目的是防止财产转移;判决后执行是实现债权,两者程序不同但可衔接。
Q:香港财产被保全后,债务人还能使用吗? A:视情况而定。银行存款通常完全冻结,房产可能允许居住但禁止转让,经营中的股权一般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Q:保全措施有效期多久? A:香港法院签发的冻结令通常有期限,需要定期续期,否则自动失效。
跨境财产保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法律业务,建议当事人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周密的保全策略,以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