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院“财产保全”的名义进行诈骗,甚至通过预留的虚假电话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如果你接到自称是法院或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你配合“财产保全”操作,一定要提高警惕!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种骗局,教你如何识别和防范。
财产保全是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了防止被告转移财产,依法对被告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进行冻结或查封的措施。通常由原告申请,法院审核后执行。
正规流程:
法院出具《财产保全裁定书》。 法院或银行工作人员会通过官方渠道(如法院送达、银行柜台或官方客服)通知当事人。 不会要求当事人提供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或转账。骗子通常会冒充法院、银行或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对“财产保全”的不了解实施诈骗。常见套路如下:
骗子会通过电话、短信或虚假网站,谎称你的银行账户因涉及案件被“财产保全”,要求你配合调查,否则资金会被冻结。
话术示例:
“您好,这里是XX法院,您的银行账户因涉及经济纠纷已被申请财产保全,请立即联系XX电话配合处理,否则账户将被冻结。”
骗子会以“核实身份”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甚至让你下载不明软件(实为木马程序),从而盗取资金。
部分骗子会谎称你的账户已被冻结,需要缴纳“保证金”或“解冻费”才能恢复正常使用。
案例1: 王女士接到“法院”电话,称她的账户因涉及洗钱被保全,要求她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她信以为真,转账后才发现被骗。
案例2: 李先生收到短信,称其银行卡被冻结,需点击链接填写信息解冻。他点击后,银行卡内5万元被转走。
财产保全是法院的合法措施,但骗子会利用这一名义实施诈骗。记住:
✅ 法院不会电话索要密码、验证码或要求转账! ✅ 所有涉及资金的操作,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 不轻信陌生电话、不点击不明链接!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如果遇到类似情况,第一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