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财产保全指南:普通人也能看懂的法律自救手册
简单说,就是当你和别人有经济纠纷(比如对方欠钱不还、合同违约),你担心对方转移财产导致将来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不经过法院,自己先动手把对方的财产“固定住”。比如扣下对方的货物、车辆,或者要求第三方(如银行、物流公司)暂时冻结对方资产。
注意:自行保全≠违法抢东西!必须符合法律条件,否则可能反被告。
法律允许自行保全的核心条件就一条:情况紧急,等不及法院处理。常见场景:
对方正在转移财产:比如半夜偷偷搬空仓库; 财产可能灭失:如海鲜、水果等易腐品即将被低价甩卖; 对方准备跑路:订了机票、注销公司等明显迹象。关键点:你必须能证明“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且保全的财产价值不能明显超过纠纷金额(比如欠你10万却扣对方100万的车)。
证据准备
手机录像:拍下对方转移财产的行为(如货车装货); 保存合同、欠条等书面凭证; 找证人(如保安、邻居)在场见证。行动要点
当场声明:明确告知对方“因XX纠纷依法暂扣货物,已向法院申请补手续”; 不破坏财产:只能控制(如锁仓库),不能损坏或私自使用; 24小时内补手续:必须立即向法院提交保全申请,超时可能被认定违法。后续处理
法院会在48小时内裁定是否同意保全。若驳回,需立即归还财产;若同意,财产由法院接管。建议:除非情况极端紧急,优先联系律师或公证处协助,降低风险。
总结:自行保全是“急救措施”,用对了能救命,用错了会惹祸,务必谨慎!
(本文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04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原创整理,具体个案请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