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申请财产保全,你可能要面对这些“大麻烦”
打官司赢了却拿不到钱?很多当事人只顾着起诉,却忽略了财产保全的重要性。今天就用大白话告诉你,如果忽视财产保全,可能会吃哪些亏。
打官司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足够对方把房子、车子、存款偷偷转移给亲戚朋友。等你胜诉后去执行,发现对方名下早就“干干净净”。这时候再想追回财产,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真实案例:老张欠李老板50万货款,李老板起诉后没申请保全。结果老张在诉讼期间把名下两套房产过户给儿子,等判决下来,老张只剩一张空银行卡,李老板赢了官司却一分钱拿不到。
根据法律规定,执行阶段法院只能查封、冻结被执行人当下的财产。如果对方在诉讼期间已经把财产处理掉,即使法院想帮你执行,也找不到可执行的财产。这时候你只能干瞪眼,眼睁睁看着判决书变成一纸空文。
有些老赖会故意拖时间——上诉、申请再审、转移财产一条龙。如果你没做财产保全,对方拖得越久,转移财产的机会就越多。最后你可能要额外花钱请律师调查财产线索,甚至要另打官司撤销对方的财产转让行为,维权成本直线上升。
如果对方欠的不止你一个人,其他债权人抢先申请了财产保全,那么在执行分配时,保全在先的债权人能优先分钱。你没做保全?对不起,只能排在后面“喝汤”,甚至可能分文不获。
财产保全就像“法律上的保险”,花小钱(保全费通常只有债务金额的1%)防大风险。操作也不复杂:向法院提交申请书、提供担保(可用保险公司保函),最快48小时内就能冻结对方账户。别等到执行无门时才后悔莫及!
(本文由法律实务经验总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通俗总结:不保全=给老赖留后路=自己增加风险。聪明人打官司,都是“起诉+保全”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