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合作或工程项目中,合同双方常会提到“履约保证金”。这个词听起来专业,但其实理解起来并不复杂。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语言,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担保形式,以及它在实际中的作用。
一、履约保证金的本质:一种“金钱担保”履约保证金,简单来说就是一方交给另一方的“押金”,用来保证自己会按合同办事。如果违约,这笔钱可能被没收;如果守约,钱就能拿回来。
它的核心作用是用钱来约束行为,属于《民法典》中的“金钱担保”(非典型担保的一种),而不是传统的抵押、质押或保证。
举个例子
:
甲方把工程承包给乙方,要求乙方交50万履约保证金。如果乙方偷工减料或拖延工期,甲方可以扣钱;如果乙方按质按量完工,50万原路退回。 二、它和“定金”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分不清履约保证金和定金,关键区别有两点:
功能不同:
定金是“双向担保”(比如买房定金,卖家违约赔双倍,买家违约不退)。 履约保证金是“单向担保”,通常只约束交钱的一方(比如约束乙方按合同施工)。法律后果不同:
定金有“双倍返还”规则(《民法典》第588条),而履约保证金只是“扣或不扣”,没有加倍赔偿的说法。 三、常见的履约保证金形式 现金直接交付:最简单的方式,比如转账到对方账户或共管账户。 银行保函:由银行出具书面担保,代替现金(甲方更放心)。 保险保单:通过保险公司承保,适合金额较大的项目。注意:实践中,工程招标常用银行保函,因为现金占用资金压力大。
四、什么情况下会被没收?不是所有违约都会扣钱!关键看合同约定,常见情形包括:
拖延工期(比如约好3个月完工,结果半年没干完); 质量不达标(比如验收时发现偷工减料); 擅自转包(把工程偷偷转给不靠谱的第三方)。重点:如果甲方无理扣钱,乙方可以起诉要求返还!
五、实务中的坑点提醒 比例别太高: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履约保证金一般不超过合同金额的10%。如果对方要求交30%,可能不合理。 明确退还时间:合同里一定要写清楚“验收后XX天内退还”,避免甲方拖延。 替代方案:尽量用银行保函代替现金,减少资金占用。 总结履约保证金本质是“拿钱作担保”,属于非典型的金钱担保形式。它既保护了甲方利益,也提醒乙方认真履约。但现实中,一定要看清合同条款,避免掉进“保证金陷阱”。
(本文为原创实务解读,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