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金已付,还需要银行保函吗?一文讲清楚!
很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会遇到“保证金”和“银行保函”这两个词,搞不清它们的关系。尤其是已经交了保证金,对方还要求开保函,难免让人疑惑:这不是重复了吗?其实,两者作用完全不同!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明白。
保证金:你的钱,押在别人手里
你直接打一笔现金给合作方(比如合同金额的10%),作为履约担保。如果违约,对方可能扣掉这笔钱;如果没问题,合同结束后退还。 风险点:这笔钱会被占用,影响现金流;如果对方拖延退还,可能要打官司。银行保函:银行替你担保,不用压钱
你向银行申请开立保函,银行承诺“如果乙方违约,银行按约定赔钱给甲方”。你只需付少量手续费,不用真押一笔钱。 优势:解放资金,银行信用比个人信用更可靠。举个栗子:
你接了个100万的工程,合同要求10万保证金。
交现金:你得真拿出10万给甲方,手里少10万周转。 开保函:你付银行5000元手续费,银行出保函担保10万,你手里还能用这10万做生意。甲方想双重保险
保证金是你的钱,保函是银行的承诺。甲方可能担心你中途资金链断裂,保证金不够赔,银行保函能兜底。合同类型不同
预付款合同:甲方先打款给你,可能要求你用保函担保“不卷款跑路”(预付款保函),这时保证金没用。 国际交易:老外更认银行信用,光有保证金可能不被接受。行业惯例
比如房地产、外贸、招投标等领域,保函是标配,保证金只是补充。总结:保证金是“押钱”,保函是“借银行信用”。甲方要求保函,往往是为了降低风险,和保证金不冲突。具体选哪种,得看合同、行业规则和你自己的资金情况!
(本文由专业法律顾问原创,禁止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