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时申请财产保全,到底要不要交钱?
打官司时,如果担心对方转移财产导致赢了官司拿不到钱,很多人会选择申请“财产保全”,也就是提前冻结对方的房子、存款、车辆等财产。但这个操作确实要花钱,费用主要包括两块:法院收的保全费和担保成本。下面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
财产保全不是免费的,法院会根据你申请保全的财产金额(比如冻结对方100万的存款)按比例收费,类似“手续费”。具体标准如下(参考《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1000元以下(或非财产类保全):每件收30元。 超过1000元的部分:按1%计算,但最高不超过5000元。举例:
保全10万元财产: 1000元部分交30元 + 剩余9.9万元的1%(990元) = 总计1020元。 保全100万元财产: 30元 + 99.9万元的1%(9990元,超过5000元封顶) = 总计5000元。注意:这笔钱是原告先垫付,如果胜诉,最终由被告承担;如果败诉,钱就自己亏了。
法院为了防止保全出错(比如冻结错了财产),通常要求原告提供担保。担保方式不同,费用差异很大:
现金/存款担保:最省钱,但需要冻结你自己的钱(比如保全100万,法院可能要求你账户里也有100万不能动)。 保险公司保函:常见选择,付保费即可(费率约0.1%-1%)。比如保全100万,保费可能1000-5000元。 房产/车辆担保:需评估抵押,手续复杂,可能涉及评估费、登记费。 担保公司担保:费用较高,通常1%-3%,适合大额保全。关键点:担保不是交给法院的,而是为了防止你保全错误时赔偿对方损失。
假设你要冻结对方50万元存款:
法院保全费:30元 + 49.9万的1% = 520元(败诉不退)。 担保费:选保险保函约0.5%,约2500元。
总成本约3000元左右,但如果胜诉,520元保全费由对方承担。建议:
小额纠纷(几万元)慎重考虑,可能得不偿失。 大额债务或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时,果断保全,否则赢了官司也可能拿不到钱。记住:财产保全是“保险”,花钱买的是胜诉后的兑现机会,一定要权衡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