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打官司时会申请财产保全,目的是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确保将来判决能执行。但有时候,法院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保全成功,这时候申请人就会疑惑:钱都花了,事儿没办成,这费用还能退吗?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这个问题。
申请财产保全,一般涉及两类费用:
保全申请费(交给法院) 担保费(交给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这笔钱是交给法院的,按保全金额的比例收取,最高不超过5000元。比如:
保全1万元,交30元; 保全100万元,交5000元(封顶)。这笔钱不管保全成功与否,一般都不退。因为法院已经受理并审查了你的申请,相当于“服务费”。
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比如保函),防止保全错误导致对方损失。常见的担保方式:
保险公司保函(最常见,费用低,一般0.1%-1%不等) 现金担保(冻结自己的钱) 房产抵押(较少用)如果保全没成功,担保费能不能退?
保险公司保函:一般不退,因为保险公司已经承担了风险,即使没保全成功,合同已经履行。 现金担保:如果法院没实际冻结对方财产,你的钱会解冻,相当于没花钱。 房产抵押:没保全成功,抵押解除,不产生额外费用。即使交了钱,也不一定能成功保全,常见原因:
对方没钱可保(账户是空的、财产已转移) 法院执行慢(对方趁机转移财产) 申请人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比如写错银行账号) 法院认为保全没必要(比如争议金额小,对方信用良好)重点:
法院不保证100%保全成功,就像警察抓人,线索对了也可能扑空。 费用交了,一般不退,因为法院和保险公司已经履行了程序。✅ 保全申请费(法院收)→ 不退
,就算没成功也要交。
✅ 担保费(保险公司收)→ 一般不退,除非合同另有约定。
✅ 现金/房产担保→ 没保全成功就解封,不花钱。简单说:
法院收费不退,因为已经审查了你的申请。 担保费大多不退,保险公司不背锅。 唯一可能“省钱”的情况:用现金或房产担保,但没保全成功。所以,申请保全前要做好调查,避免花冤枉钱!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思路。如果有具体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毕竟每个案子情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