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财产保全保险费:你的“法律保险”该怎么算?
打官司时,很多人听说过“财产保全”——就是怕对方转移财产,提前向法院申请查封、扣押对方的资产。但你知道吗?申请保全时,法院通常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而“财产保全保险费”就是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这笔钱是什么?怎么交?值不值得花?
简单说,就是申请人(比如原告)向保险公司交一笔钱,由保险公司出具保函,代替传统的现金或房产担保。如果保全错了(比如最后官司输了),保险公司会赔偿被保全方的损失。
举个例子
:
张三起诉李四欠款100万,怕李四转移财产,申请法院冻结李四的银行账户。法院要求张三提供100万的担保,张三没钱,就花5000元买一份保险公司的保函,法院认可后,就能冻结李四的账户。保费不是固定的,主要看以下几点:
保全金额:保的金额越高,保费越高。比如保100万可能收5000元,保500万可能收2万元。 案件风险:如果是铁证如山的欠债纠纷,保费低;如果案情复杂,败诉风险高,保费会涨。 保险公司:不同公司报价不同,建议多问几家比价。参考价:
保全10万元,保费约300-800元; 保全100万元,保费约3000-10000元。注意! 如果官司本身胜算低,或者对方根本没财产,买保险可能白花钱。
Q1:保费能退吗? → 不能!只要保险公司出了保函,哪怕最后没保全成功,保费也不退。
Q2:如果保全错了,我要赔钱吗? → 不用!保险公司会赔,但故意恶意保全的除外(比如伪造证据)。
Q3:保险公司会拒赔吗? → 如果投保时隐瞒案情(比如伪造证据),保险公司可能拒赔,务必如实告知。
财产保全保险费是打官司时的“杠杆工具”,花小钱办大事,尤其适合对付老赖。但前提是案件本身有胜算,否则可能白花钱。建议咨询律师后再决定,别盲目跟风!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