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履行合同,简单说就是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要求法院判决违约方继续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合同义务,而不是解除合同或要求赔偿。比如你买了房子,开发商迟迟不交房,你可以选择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合同(交房),而不是退钱。
财产保全是指为了防止对方转移、隐匿财产,确保将来判决能够执行,向法院申请查封、扣押或冻结对方财产的措施。比如你告别人欠钱不还,可以申请冻结他的银行账户,防止他把钱转走。
答案是肯定的,继续履行合同纠纷中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但需要满足特定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特定物保全:当合同标的物是特定物(如某套特定房产、某件古董),为防止对方转移或处分该物,可以申请保全。
金钱债权保全:虽然继续履行不是直接要求金钱给付,但如果合同履行需要对方支付相关费用(如继续施工需要支付工程款),可以申请保全对方财产。
行为保全:除了财产保全,还可以申请行为保全(如责令对方停止某种行为)。
诉前保全:情况紧急时,可以在起诉前申请,但必须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起诉。
诉中保全:在诉讼过程中申请。
法院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当于保全金额30%的担保,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比例。
保全范围要适当:不能明显超出可能判决的范围,否则可能面临赔偿。
特定物保全的特殊性:如果是要求继续履行交付特定物的合同,保全该特定物成功率较高。
行为保全的运用:在某些继续履行案件中,行为保全可能比财产保全更有效,如禁止对方转让股权、处分房产等。
保全错误的后果:如果最终败诉或保全不当,可能面临赔偿,因此要谨慎评估。
案例1: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设备买卖合同,乙公司收款后拒不交货。甲公司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申请法院查封了该特定设备,最终胜诉后顺利取得设备。
案例2:购房者王女士因开发商逾期交房,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办理过户,同时申请查封了涉案房产,防止开发商一房二卖。
继续履行合同案件中,财产保全是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案件都必要。
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选择保全对象和方式,咨询专业律师制定策略。
注意保全措施的及时性,一旦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应立即行动。
保全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确保合同能够实际履行,因此要全面考虑案件整体策略。
总之,在继续履行合同纠纷中,财产保全是一个有力武器,但需要依法谨慎使用,才能既保护自身权益,又不致因滥用而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