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函(Bank Guarantee)是银行应客户(申请人)要求,向第三方(受益人)出具的书面承诺文件。简单来说,就是银行作为“担保人”,承诺如果申请人违约或未履行合同义务,银行会按约定向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
常见场景:
工程投标(投标保函) 合同履约(履约保函) 预付款退款(预付款保函) 质量保证金(质量保函)银行开立保函时,通常会对申请人的资金或信用进行监管,确保银行自身风险可控。资金监管的核心逻辑是:“银行不能白担风险”,申请人要么提供足额保证金,要么具备足够的信用资质。
:申请人将保函金额的100%存入银行指定账户,银行冻结这笔钱,相当于“押金”。
举例:A公司要开立100万元的履约保函,银行要求其存入100万元保证金并冻结,保函到期后解冻。 部分保证金:银行根据申请人信用情况,要求一定比例(如30%~50%)的保证金,剩余部分依赖授信额度。如果申请人资质优秀(如大型国企、上市公司),银行可能不要求保证金,而是给予授信额度。但银行会严格审查:
企业财务报表(是否有偿债能力) 过往履约记录(是否频繁违约) 抵押或担保措施(如房产、股权质押)不会。保证金是“专户监管”,银行无权动用,仅作为担保用途。根据《商业银行法》,银行必须保证资金安全。
银行保函的资金监管本质是风险控制手段,企业需权衡“担保成本”与“商业机会”。通过合理规划保证金、优化信用资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资金占用,同时保障交易安全。
(本文为原创实务解读,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