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保全财产要不要评估?用“人话”说清法律门道
做财产保全的人最常问:“对方房产值500万,我该申请保多少?法院会不会要我出评估报告?”今天掰开揉碎了讲明白,省得你花冤枉钱。
《民事诉讼法》第104条只规定“保全限于请求范围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补了句“明显超标的的,法院应当责令调整”。说白了:你可以自己估,但别太过分。
什么叫“过分”?比如你要查封对方100万的债务,结果把人家的厂房(价值2000万)全给冻了,法院肯定不干。但要是你估个120-150万,法官往往也不会较真。
现金账户最简单
你申请冻对方银行账户100万,只要余额够,法官压根不管这钱怎么算出来的——因为钱不会贬值。房子车子要动脑子
房产:一线城市按成交价7折估算(比如市价500万,写350万保全),三四线城市按5折报(防流拍贬值)。 车辆:直接按二手车平台同款报价,别按新车价!法官见多了“30万买的车开两年还报28万”的,这种会被打回来。公司股权最麻烦
如果有最近审计报告,按净资产比例算; 如果是小公司,直接按注册资本写(虽然水分大,但法院一般先认这个)。两种死规矩:
你申请保全的财产价值浮动大 比如翡翠原石、比特币、未上市公司股票,你不评估法官根本没法判断超标与否。
对方提出异议且举证了 比如你冻了对方一块地,他拿出国土局最新评估报告说值1个亿,而你只主张500万债权,这时候法院可能要求你补评估。
去年有个案子,当事人拿着10年前200万买的土地,现在市值涨到2000万,还按原价申请保全,结果被发现严重超标,不仅解封还赔了对方损失。记住:法院现在都用大数据查房价,别赌他们不懂行!
总结:普通案子不用专门评估,但要做功课;特殊财产看情况;对方较真再补证据。与其花5000块评估,不如申请时多写句“申请人自愿承担超额保全责任”,成功率更高。
(本文基于2023年苏浙沪地区法院实操经验,异地政策可能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