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10万却保全对方50万财产,合法吗?手把手教你财产保全的正确操作》
老张借给朋友小王10万元做生意,后来小王赖账不还。听说法院能"冻结"对方财产,老张一口气申请查封了小王价值50万的房产。这种"狮子大开口"的保全方式靠谱吗?今天我们用大白话讲清楚财产保全的门道。
一、财产保全不是"想保多少保多少" 好比你去医院开药,医生要根据病情确定药量。法院保全也一样,必须遵循"合理限度"原则:
担保金额:通常不超过请求金额的30%(10万债务担保3万左右) 保全范围:只能冻结与债务价值相当的财产 超额保全:可能被法院驳回或要求追加担保二、实战操作指南(附真实案例) 案例:2021年上海某案,李某因8万借款申请保全,却冻结对方百万股票,最终被法院解除超额部分。
正确操作三步走: ① 算清楚账本:本金+利息+合理费用(不超过年24%) ② 准备担保物:可以用保险公司保函(费用约1%-3%) ③ 精准锁定财产:建议优先选择银行账户、车辆等易变现资产
三、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 用虚假担保材料(涉嫌伪造证据罪) • 恶意保全对方生产设备(可能被判赔偿停产损失) • 胜诉后不及时解封(要赔对方资金占用损失)
四、特殊情形处理 如果发现对方正在转移房产,可以紧急申请"活封":允许居住但禁止买卖,这种保全不需要足额担保。
律师提醒:2023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04条特别强调,对于超标的保全,被申请人有权要求赔偿。打官司不是赌气,合理的保全既能保护债权,又能避免把自己搭进去。
(小贴士:遇到公司欠债,可以同时申请冻结基本账户和法人私人账户,但要注意区分责任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