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财产线索估价:普通人也能看懂的法律指南
在打官司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当事人常会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但法院要求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并预估其价值,这一步难倒了不少人。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什么是保全财产线索?如何估价?需要注意什么?
简单说,就是你能提供的、对方有财产的证据。比如:
银行账户:对方开户行、卡号(哪怕只知道部分信息也行); 房产:小区名称、门牌号(不需要产权证号,有地址即可); 车辆:车牌号、车型; 公司股权:对方持股的公司名称、注册地; 其他财产:贵重物品(如珠宝、古董)、应收账款、理财产品等。关键点:线索不需要100%准确,但必须具体(比如“对方在XX小区有套房”比“对方可能有钱”更有用)。
法院要求估价,是为了判断:
你的保全申请是否合理:比如你起诉对方还10万元,却保全对方价值100万的房子,可能被驳回; 是否需要担保:如果估价过高,法院可能让你提供担保(如保证金、保险公司保函)。:按市场价的70%~80%估算(法院可能打折认定)。
例子:北京某小区房价6万/平,100平的房子可估价600万×80%=480万。 2. 车辆 用二手车平台(如瓜子、人人车)查同车型、年份的售价; 豪车或老旧车辆建议找专业评估机构。 3. 银行存款 如果知道对方账户余额,直接按余额估价; 不知道具体金额时,可按你申请的保全金额估算(比如你要求保全50万,就写“账户内存款预估50万”)。 4. 股权、公司资产 查企业公示信息(如天眼查)看注册资本,但实际价值可能远高于或低于注册资本; 复杂情况建议委托律师调查。总结:财产保全的核心是“快准稳”——动作快、线索准、估价稳。只要掌握方法,普通人也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