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对已生效判决不服时,可以申请再审。但很多人关心的是:在再审程序中,能否像一审、二审那样申请财产保全?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解析这一问题。
再审程序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由人民法院依法重新审理的程序。它不是诉讼的必经阶段,而是一种特殊的救济程序。
答案是肯定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再审程序中当事人是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
《民事诉讼法》第104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62条明确规定:"再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保全。"
申请时间:可以在再审申请阶段提出,也可以在再审审理过程中提出。
担保要求:通常需要提供相当于保全金额的担保,除非法院认为情况特殊可以酌情减少或免除。
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与一审、二审中的保全措施基本相同。
虽然再审中可以申请保全,但与一审、二审相比,有其特殊性:
审查更严格:法院会审查再审申请是否有胜诉可能性,保全申请是否有必要性。
保全期限:再审保全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再审审理期限,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
执行回转风险:如果再审改判,之前保全的财产可能需要执行回转,申请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准备材料:
再审申请书 财产保全申请书 初步证据证明原判可能有错误 担保材料(如保证金、保函等)申请流程:
向受理再审申请的法院提交书面申请 法院审查后作出裁定 裁定保全的,移交执行部门实施注意事项:
保全标的应与诉讼请求相关 保全金额应合理,不得明显超出可能获得的债权数额 保全错误可能面临赔偿责任及时申请: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时,应尽快申请保全,避免"赢了官司拿不到钱"。
充分准备: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保全的必要性,提高申请成功率。
专业咨询:再审程序复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
权衡风险:评估保全可能带来的后果,特别是保全错误时的赔偿责任。
再审程序中申请财产保全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合理运用可以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同时也应注意再审保全的特殊性和风险,避免因保全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具体操作中,建议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确保程序合法、措施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