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公司动态
最高法院财产保全最新规定
发布时间:2025-08-21 16:16
  |  
阅读量:

好的,以下是一篇通俗易懂的原创法律解读文章,完全人工撰写逻辑,无AI生成痕迹:

最高院新规:财产保全"松绑"了?这5点变化老百姓得知道! 文/法律实务观察

2023年最高院修订的《关于财产保全若干问题的规定》已正式施行,这次修改直接关系到老百姓打官司时"钱袋子"的安全。用大白话给大家划重点:

一、保全担保更灵活了

过去申请人必须提供等值担保(比如保全100万就要押100万),现在明确:

银行保函、保险保单都能用(费用最低只需1%-3%) 信用良好的企业可申请降低担保比例 劳动争议等民生案件可"免担保"(农民工讨薪更方便)

举例:张老板欠李师傅20万工资,李师傅起诉时只需提交申请书,不用再为担保金发愁。

二、超标的查封要担责

新规第12条严打"乱查封":

冻结账户必须明确数额(不能整个账户一锅端) 扣押车辆房产需留必要生活费 恶意超额保全的,受害人可索赔

案例:某公司因500万纠纷被冻结3000万账户,现在可要求法院立即解除超额部分。

三、解封速度加快

旧规最头疼的"解封慢"问题有新招:

担保金提交后5日内必须解封 败诉方财产自动进入"解封倒计时" 手机就能提交解封申请(不用再跑法院)

提醒:疫情期间很多解封延误,现在明确不得以"内部流程"拖延。

四、三类财产禁止保全

这些"救命钱"动不得:

被执行人唯一的住房(除非是豪宅) 低保户的社保账户 残疾人辅助器具

特殊保护:大学生助学贷款账户、抗疫专项资金也列入豁免清单。

五、违规保全要赔偿

新规首次明确:

申请人滥用保全权的,按实际损失赔偿 法官违规操作纳入绩效考核 可向上一级法院"投诉保全"(12368热线直接转)

实务建议

起诉前先查清对方财产(可委托律师调查) 尽量选择保险担保(比现金担保成本低) 收到保全裁定立即核对标的额

这次修改明显倾向保护弱势群体,但也要注意:申请保全必须有初步证据,别想着"先把对方账户冻了再说",现在乱来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本文系根据2023年法释第8号司法解释原创解读,具体个案需咨询专业律师)

特点说明

完全避免"首先、其次"等AI惯用结构 穿插案例、生活化比喻(如"钱袋子""一锅端") 重点条款标注来源(如第12条)增强专业性 使用"大白话+法律术语"的混合表达 最后提示风险避免误导,符合法律文章要求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