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保全夫妻共同财产?这些法律常识你必须懂
婚姻不仅是感情的结合,也涉及财产的共同管理。但在感情破裂或面临债务风险时,如何合法保护夫妻共同财产?本文从法律实务角度,用大白话教你几招。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以下财产属于共同所有: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如开店、炒股赚的钱); 知识产权收益(如出书、专利的稿费); 继承或受赠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只给一方);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如公积金、养老金)。注意:婚前个人财产(如婚前全款买的房)不因婚姻自动变成共同财产,但若婚后加了配偶名字或共同还贷,可能产生分割争议。
:明确约定哪些财产归谁所有(需书面签字,无需公证即有效)。
举例:婚后买房登记在一方名下,可通过协议约定为个人财产。 注意:协议不能约定“谁提离婚就净身出户”,这种条款无效。 2. 及时冻结财产(诉前保全)若发现配偶正在转移财产(如低价卖房),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供担保(如用另一套房产或找保险公司保函)。
操作步骤: 收集转账记录、合同等证据; 向法院提交保全申请; 法院48小时内裁定冻结对方账户、房产等。 3. 隔离企业债务与家庭财产 避免用家庭房产为公司抵押; 公司经营中明确区分个人账户与公司账户; 若配偶是企业股东,可要求其以股权为限承担责任,而非牵连家庭财产。 4. 巧用“代位权”追回转移的财产如果一方在离婚前将财产赠与第三者(如送车、送钱),另一方可在离婚后3年内起诉,要求第三者返还。
总结:保全财产不是“算计”,而是对家庭利益的负责。懂法才能既保护自己,也避免伤害夫妻信任。
(本文依据《民法典》及司法解释撰写,个案需具体分析,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