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受理财产保全的条件详解(通俗版)
财产保全,简单说就是“怕对方转移财产,提前让法院帮忙冻住它”。但法院不是随便就能帮你冻的,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下面用大白话解释清楚:
有明确的“债”存在 你得先证明和对方有纠纷,比如对方欠你钱不还、合同违约等。光说“我觉得他会赖账”不行,得有合同、借条、聊天记录等证据。
不保全可能会吃亏 如果对方正在偷偷卖房、转钱,或者你发现他名下财产很少(比如只剩一辆车),不赶紧冻结,将来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这时候法院才会出手。
属于法院管的范围 比如你要告的人在A市,就得去A市的法院申请,不能随便找个法院。
提供担保 法院怕你乱冻结,会要求你“押点东西”:
可以是现金(比如冻结对方100万,你可能要押20万给法院); 也可以用房产、保险公司保函等作担保。
例外: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等民生案件,有时不用担保。证据要扎实
证明对方欠你钱:合同、转账记录、判决书(如果已经起诉); 证明对方可能转移财产:比如他最近频繁转账、低价卖房的朋友圈截图、知情人证言等。书面申请写清楚 申请书里写明:
你要冻多少钱(或哪套房、哪辆车); 为什么急(比如对方明天就要出国); 愿意用什么作担保。法官会看:
你的案子能不能赢(初步判断); 不冻结是不是真的会让你拿不到钱; 你提供的担保够不够(比如用价值50万的车担保冻结100万,可能被拒)。时间要快 发现对方转移财产,立刻申请!晚了可能钱早就转走了。
错了要赔钱 如果最后证明你冻结错了(比如对方根本没欠钱),你得赔对方因冻结造成的损失。
诉前保全更严格 还没起诉就想冻结?法院会更谨慎,一般要求30天内你必须正式起诉,否则解冻。
总结:财产保全是“紧急刹车”,但要用得好得满足:有纠纷+对方可能跑路+你自己肯押担保。操作前建议咨询律师,避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