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行业动态
财产保全措施属于执行措施
发布时间:2025-08-17 01:12
  |  
阅读量:

财产保全措施属于执行措施吗?——一文讲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很多人听说过“财产保全”和“执行措施”,但容易把两者混为一谈。有人问:“财产保全是不是执行措施的一种?”其实,虽然它们都和财产有关,但法律上的性质和用途完全不同。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

一、财产保全:官司没打完,先“冻住”财产

1. 什么是财产保全? 比如老张欠你100万不还,你起诉了他,但官司可能要打半年。你担心老张在这期间偷偷把房子卖了、把钱转走,这时候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让法院先把老张的银行账户、房产等查封、冻结,防止他转移财产。

关键点:

目的:防止对方在诉讼期间转移财产,确保将来赢了官司能拿到钱。 时间:发生在判决前(诉讼中或起诉前)。 条件:需要提供担保(比如你自己交一笔保证金或找保险公司担保)。

2. 财产保全不是执行措施! 因为它发生在判决前,官司还没打完,法院还没确定谁对谁错。这时候“冻住”财产只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不等于已经执行。

二、执行措施:判决生效后,强制对方还钱

1. 什么是执行措施? 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你打赢了官司,法院判决老张还你100万,但他赖着不给。这时候你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直接扣划他的存款、拍卖他的房子,把钱强制给你。

关键点:

目的:落实生效判决,强制对方履行义务。 时间:发生在判决生效后(对方不主动履行时)。 手段:包括扣钱、拍卖、列入失信名单等。

2. 执行措施是“动真格”的 这时候官司已经尘埃落定,法院是在用强制力帮你要钱,和保全的“预防性”完全不同。

三、为什么容易混淆?

因为它们都和“控制财产”有关,但核心区别在于:

财产保全:是“临时控制”,官司没赢也能申请,但最终不一定能执行(比如你败诉了,保全就要解除)。 执行措施:是“终极手段”,必须赢了官司才能用。

举个例子:

保全像是“先把小偷关起来,等法院判他是不是真偷了东西”。 执行像是“法院已经认定他是小偷,现在强制他把赃物还给你”。

四、特殊情况:诉前保全与执行前保全

诉前保全:还没起诉就能申请(比如情况紧急,对方正在转移财产),但必须在30天内起诉,否则解除。 执行前保全: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前,发现对方要跑路,可以申请“过渡性保全”,避免执行落空。

这两种依然是保全,不是执行,因为它们都服务于“将来执行的可能性”。

五、总结:一张表看懂区别

对比项 财产保全 执行措施 阶段 判决前(诉讼中或诉前) 判决生效后 目的 防止转移财产,保障将来执行 强制履行生效判决 是否需要担保 需要 不需要(已胜诉) 结果 可能解除(如败诉) 必须执行到位

提醒:

财产保全是“先手棋”,用得好能逼对方主动和解;用不好可能赔担保损失(比如保全错了要赔对方损失)。 执行措施是“终局武器”,但前提是判决书要明确具体可执行的内容(比如别只写“还钱”,要写清楚金额)。

打官司就像下棋,保全和执行是不同阶段的“杀招”,用对时机才能赢。


相关tags:
yzs226
yzs226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