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纠纷中,财产保全是保障胜诉权利人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但近年来,财产保全律师乱收费问题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法律服务市场的秩序。那么,财产保全律师乱收费问题为何屡禁不止?当事人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收取律师服务费,应当遵守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循公开、合理、合法、质价相符的标准。但一些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财产保全案件中,存在以下乱收费问题:
违规收取风险费。风险费是指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办理诉讼、仲裁、执行等法律事务,按照约定结果收取的律师服务费用。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律师事务所不得在代理诉讼、仲裁、执行等法律事务中收取风险费。但一些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财产保全案件中,以案件难度大、风险高为由,违规收取风险费,甚至将风险费作为律师服务费的主要部分,变相提高收费标准。
巧立名目乱收费。一些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财产保全案件中,以案情复杂、工作量大等为由,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如收取案情分析费、文书审核费、沟通协调费等,或以差旅费、交通费等名义乱收费,增加当事人的负担。
违规收取其他费用。一些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财产保全案件中,除律师服务费外,还收取其他费用。如以办理财产保全需进行风险评估为由,收取高额评估费;以维护保全财产安全为由,收取财产保管费等。
面对财产保全律师乱收费问题,当事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了解收费标准。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律师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但协商确定的收费金额,不得明显高于所在地律师服务收费的平均价格。当事人在委托律师办理财产保全事宜前,应了解当地律师服务收费的平均价格,避免被乱收费。
签订书面协议。当事人应与律师事务所签订书面委托协议,约定详细的律师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协议中应明确具体服务项目、收费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要求律师事务所提供发票。当事人还应注意审查协议条款,避免出现霸王条款或模糊用语,保障自身权益。
保存证据材料。当事人应与律师事务所的沟通过程留痕,重要事项采用书面形式,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如与律师事务所的合同协议、收费发票、沟通记录等,以便在出现纠纷时作为维权依据。
依法维护权益。如发现律师事务所存在乱收费行为,当事人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向当地律师协会投诉;向当地司法行政部门举报;通过诉讼方式维权,要求律师事务所返还多收的费用。
【案例一】
李某与王某因经济合同纠纷发生争议,李某委托某律师事务所代为办理诉前财产保全。律师事务所收取了5万元的律师服务费,并要求李某支付2万元的风险费。李某未提出异议,支付了相关费用。随后,律师事务所为李某办理了诉前财产保全,法院裁定冻结了王某的银行账户。
法院受理李某起诉后,依法审理案件,判决王某支付李某3万元。判决生效后,李某向王某主张执行,但王某已无履行能力。李某要求律师事务所返还2万元风险费,律师事务所拒绝,李某遂向当地律师协会投诉。
律师协会经调查核实,律师事务所确实存在违规收取风险费的行为,违反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最终,在律师协会的协调下,律师事务所退还了李某2万元风险费。
【案例二】
张某与陈某因借贷纠纷发生纠纷,张某委托某律师事务所代为办理诉前财产保全。律师事务所承诺为张某成功保全陈某名下的房产,并收取了10万元的律师服务费。随后,律师事务所为张某办理了诉前财产保全,法院裁定查封了陈某名下的房产。
然而,在随后的诉讼中,法院审理认为张某的诉请缺乏事实依据,判决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张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张某要求律师事务所退还律师服务费,律师事务所拒绝,张某遂向当地司法行政部门举报。
司法行政部门经调查核实,律师事务所确实存在违规收取高额律师服务费的行为,违反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最终,在司法行政部门的介入下,律师事务所退还了张某部分律师服务费。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律师乱收费问题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法律服务市场的秩序。当事人在委托律师办理财产保全事宜时,应了解当地律师服务收费的平均价格,与律师事务所签订书面委托协议,约定详细的律师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如发现律师事务所存在乱收费行为,可通过向律师协会投诉、向司法行政部门举报、诉讼维权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