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投标和合同履约过程中,往往需要向项目方提供银行质保金或保函。但近年来,随着监管力度加强和银行风控要求提高,企业想从银行获得质保金或保函变得越来越困难。
质保金和保函是工程建设企业参与投标和合同履约的重要保证,企业若无法提供,可能失去中标和项目执行的机会,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了解银行质保金保函难办的原因,以及企业如何应对,就成为工程建设企业的当务之急。
那么,银行质保金保函究竟为何难办?企业又该如何破解难题?我们一起探讨。
银行质保金保函难办是近几年的新趋势。过去,银行倾向于为企业开立质保金和保函,因为这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银行只需冻结企业一定金额的资金作为质押,就能获得不菲的利息收入。
但现在,银行却对开立质保金和保函变得谨慎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监管政策收紧: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提高了银行发放保函的风险权重,要求银行增加风险准备金。这导致银行发放保函的收益降低,自然就不积极开展该业务了。
银行风控加强:银行过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缺乏有效管控,导致出现了一些企业在获得银行保函后跑路、倒闭的案例,给银行造成了损失。因此,银行加强了风控措施,提高了企业获得保函的门槛。
经济大环境影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银行担心企业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或无法履行保函义务,从而加大了对企业资质和财务状况的审核力度,导致保函业务收紧。
面对银行质保金保函难办的现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加强与银行沟通:企业应主动与银行沟通,了解银行的风控要求和审核标准,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以增加银行对企业的了解和信任。同时,企业也可以尝试与多家银行接触,以提高成功率。
提高自身资质: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财务制度,提升经营业绩,以提高自身的资信等级和银行风控评级。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等方式,提升注册资本和净资产,从而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
探索其他担保方式:除了银行质保金和保函外,企业还可以探索其他担保方式,如保险担保、担保公司担保等。保险担保是指企业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费,由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担保公司担保是指企业向专业担保公司缴纳担保费,由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担保。
寻求政府支持:企业可以向工程项目所在地或企业注册地的政府部门寻求支持,如申请政府担保或保函。政府担保或保函通常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担保机构提供,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对企业开立保函的意愿。
加强项目管理:企业应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如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执行项目、按时按量完成项目、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等,以减少银行的担保风险,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
某建筑工程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市政工程建设的企业,公司规模较大,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近年来,该公司在参与工程投标和合同履约时,也遇到了银行质保金保函难办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加强与银行沟通:公司主动与银行建立沟通渠道,定期与银行沟通交流,了解银行的最新风控要求和审核标准。同时,公司也积极向银行提供财务报表、资质证书、项目进展报告等资料,以增加银行对公司的了解和信任。
探索其他担保方式:公司与多家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接触,了解他们的担保产品和服务,并选择了其中两家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当公司无法获得银行保函时,就通过保险担保或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来满足投标和合同履约要求。
加强项目管理:公司加强了对在建项目的管理,如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等,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从而减少银行的担保风险。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该公司成功解决了银行质保金保函难办的问题,确保了公司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银行质保金保函难办是工程建设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原因主要与监管政策收紧、银行风控加强和经济大环境影响有关。企业要成功获得银行质保金或保函,需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提高自身资质,探索其他担保方式,寻求政府支持,并加强项目管理。
此外,企业也可以参考上述案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成功获得质保金或保函,赢得工程投标和合同履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