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转公,是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的简称。在商业贷款还款一段时间后,有些借款人因某些原因想将商业贷款转成公积金贷款。转贷过程中,借款人常会听到“履约冻结金”这个词,它与商转公有什么关系?是否需要准备履约冻结金?如果有,又该如何计算?这些问题都是借款人所关心的焦点。本文将为您详解“商转公”中的履约冻结金,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对于此疑问,答案是有的. 虽然市场上一些机构宣传“无费用、零首付”办理商转公,但实际操作中还是需要准备一笔履约冻结金的。这笔钱通常需要冻结于公积金中心,作为借款人履行贷款承诺的保证,也是对公积金中心的一种保障。
履约冻结金,是商转公贷款的一种风险控制措施。在商转公贷款过程中,借款人需要将一笔资金冻结于公积金中心指定的账户,作为其履行贷款合同的担保。这笔资金通常需要根据借款人的贷款额度、贷款年限等因素进行计算。
与传统意义上的担保方式不同,履约冻结金更多的是对借款人一种信用的考验。它并不需要借款人实际支付,而是在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时,由公积金中心从冻结账户中直接扣除相应的贷款本息,因此也称为“冻结金”。
履约冻结金的计算有具体公式可循。通常情况下,履约冻结金的计算公式为:
履约冻结金 = 贷款本金 × 一定比例(一般为10%)
例如,借款人商转公贷款额度为50万元,则履约冻结金为:
履约冻结金 = 50万 × 10% = 5万元
借款人需要将5万元冻结于公积金中心指定账户。这一比例可能因各地公积金政策而略有不同,但一般在10%左右。
履约冻结金通常需要以存款形式准备。一些公积金中心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额度的定期存款,存期一般与贷款年限一致;也有一些公积金中心允许使用活期存款。
以定期存款为例,借款人需要以配偶任何一方的名义开立一个存款账户,并将履约冻结金金额存入其中。在办理商转公贷款时,将定期存款账户信息提供给公积金中心,由公积金中心进行冻结。
履约冻结金并不是在贷款整个过程都冻结,它也有解冻规则。通常情况下,履约冻结金在借款人贷款期间每年可解冻一次。以20年为期贷款为例,如果借款人连续按时还款一年,即可将冻结资金解冻一部分。
解冻金额的计算也有公式可循,通常为:
解冻金额 = 贷款本金 × 年利率 × 已还款年限 ÷(贷款年限 - 已还款年限)
以贷款本金50万、年利率4.0%、贷款年限20年、已还款1年为例:
解冻金额 = 50万 × 4% × 1年 ÷(20年 - 1年) = 2万元
借款人可将这部分资金提现使用。在贷款期内,每年均可按照此规则解冻部分冻结资金。
小明于2020年购买房屋,通过商业贷款方式借款40万元,贷款10年。在还款两年之后,小明计划将商业贷款转成公积金贷款。当地公积金中心要求他提供相当于贷款本金10%的履约冻结金。
小明需要准备的履约冻结金为:
40万元 × 10% = 4万元
他需要以配偶任何一方的名义开立存款账户,将4万元存入其中,然后提供账户信息给公积金中心进行冻结。
由于小明贷款已还两年,根据解冻规则,他可将部分冻结资金解冻:
40万 × 4% × 2年 ÷(10年 - 2年) = 3.2万元
公积金中心将这部分资金解冻,小明可提现使用。
商转公贷款看似简单,但其中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除了履约冻结金外,还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贷款额度:公积金贷款额度与借款人公积金账户有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贷款额度为借款人公积金账户余额的36倍,或根据还款能力综合评估确定。因此,借款人需要提前了解自身公积金账户情况,并可预先向公积金中心咨询贷款额度。
贷款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通常低于商业贷款利率。以2023年为例,公积金贷款年利率一般为4.0%或4.25%,具体利率以借款人实际办理时为准。借款人需要了解当下贷款利率,并根据利率变化合理规划还款。
手续费:商转公贷款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一般在1%左右,具体费用以当地公积金中心规定为准。借款人在办理前应提前了解相关费用,并做好预算。
还款方式:公积金贷款可采用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借款人应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可保持每期还款额度一致,等额本金则需不断增加还款额。
贷款期限:公积金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贷款年限,可根据借款人实际情况选择。但需要注意,贷款期限越长,总体利息支出越高。借款人应综合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和贷款年限,合理规划还款计划。
商转公贷款需要准备履约冻结金,它与公积金贷款紧密相关,是借款人信用的体现。履约冻结金的计算和准备方式相对简单,通常以存款形式冻结于公积金中心指定账户。在贷款期间,履约冻结金每年可解冻一部分,为借款人带来一定资金流动性。
借款人办理商转公贷款时,除了履约冻结金外,还应关注贷款额度、利率、手续费、还款方式和贷款年限等因素,综合考虑、仔细规划,以顺利完成商转公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