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争议中,常常出现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解除劳动关系后拒不支付经济补偿等情况,而劳动者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其合法权益亟需得到保障。此时,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劳动财产保全,以防止用人单位转移、隐匿财产,确保自己能够得到应有的赔偿。
那么,如何写好一份劳动财产保全申请书,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将为您详细解读,并提供范本供参考。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诉讼过程中,为保障将来的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依法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的暂时扣押或者禁止转移、处分的强制措施。
劳动财产保全,是指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防止用人单位转移、隐匿财产,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判决生效后能够得到实际执行。
申请人即劳动者本人,可以由劳动者本人申请,也可以由其委托代理人申请。
被申请人即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劳动争议的另一方当事人。
标题可以直接写明“劳动财产保全申请书”,并注明申请人姓名和被申请人名称。
正文是劳动财产保全申请书的核心部分,需要详细陈述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事实,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 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等。 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事实:详细陈述申请保全的理由,主要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情况、用人单位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或可能,以及申请保全的财产情况等。 申请保全的财产情况:明确申请保全的财产,包括财产类型、数量、金额等,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 申请保全的范围和期限: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申请保全的范围和期限。申请书后需要附上相关证据材料,以证明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事实。证据材料包括:
身份证明材料: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授权委托书。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证、上岗证、同事证言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 用人单位存在转移、隐匿财产行为的证据:如银行账户交易记录、公司资产转移记录、公司财务报表等。 其他相关证据材料:如案件受理通知书、仲裁申请书、相关法律文书等。申请人:李某,男,35岁,住某市某路某号,联系电话:xxxxxxxx。
被申请人:某市某公司,住所地:某市某路某号,法定代表人:王某。
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发生劳动争议,向某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被申请人支付拖欠的工资3万元。现因被申请人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特申请财产保全。
申请人自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一直在被申请人处工作,担任销售经理职务,月工资为1万元。被申请人自2022年12月起未再支付申请人工资,现已拖欠工资3万元。申请人多次要求被申请人支付工资,但被申请人以各种理由推脱,至今未支付。
现申请人发现被申请人近期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近期将公司资产转移至其他公司,并隐匿部分财产,企图逃避债务。为确保劳动仲裁裁决能够实际执行,特申请财产保全。申请人拟对被申请人位于某市某路某号的房产进行保全,该房产价值500万元,足以支付被申请人拖欠的工资。申请保全的期限为6个月。
申请人:
李某
XXXX年X月X日
撰写劳动财产保全申请书时,需要确保所陈述的事实清楚明确,有理有据,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
申请人需要准确评估被申请人的财产情况,选择适当的财产进行保全,确保保全的财产能够覆盖将来的执行金额。同时,也要避免保全的财产价值过高,以免对被申请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劳动财产保全申请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审核,因此申请人需要提前准备,及时向法院提交申请,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申请人需要遵守诚信原则,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不得伪造、篡改证据,不得提供虚假申请。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财产保全申请书是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撰写申请书时,需要详细陈述申请保全的理由和事实,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同时,也要准确评估保全财产的范围和价值,确保保全的财产能够覆盖将来的执行金额。此外,申请人也需要遵守诚信原则,如实提供信息和证据。总之,一份完善的劳动财产保全申请书,将有助于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决能够实际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