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是指在民事、行政及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防止或制止对方当事人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法院申请采取一些临时强制措施的行为。而诉讼保全费用则是指在申请诉讼保全时需要支付的相应费用。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诉讼保全范围包括查封、扣押财产、冻结存款、证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财产,禁止被告从事某项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诉讼目的实现的措施。针对不同的保全方式,诉讼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也有所不同。
首先,对于查封、扣押财产等保全方式,按照申请保全财产价值的1‰~3‰收取。这个收费标准是根据保全财产的价值来计算的,保全财产价值越高,费用也就越高。
其次,对于冻结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保全方式,一般按照申请保全金额的1‰~3‰收取。同样的道理,保全金额越高,费用也越高。
而对于禁止被告从事某项活动等保全方式,一般按照诉讼保全申请书中列明的停止活动时间计算费用。收费标准是按照天数来计算的,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
除了上述保全方式外,其他可能影响诉讼目的实现的措施的费用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收费。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何种保全方式,诉讼保全费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案件的复杂程度、保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进行调整。所以,在申请诉讼保全时,当事人应及时咨询律师或法院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具体的收费标准。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诉讼保全这一程序只是司法救济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必然可行且必然有效的。在申请诉讼保全前,需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和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