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若怀疑对方可能会将财产转移或隐匿,可以申请进行诉讼保全措施。其中的一种常见方式就是扣划存款。
扣划存款作为一种强制执行措施,依法可适用于执行程序中,但在诉讼保全阶段有所不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诉讼保全期间,法院可以对被告的财产进行冻结、查封、扣押等限制性措施。
然而,是否能够扣划被告的存款,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易事。这涉及到对被告财产性质以及具体案情的分析和判断。
首先,扣划存款需要明确被告的存款是否具备可供扣划的条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银行存款在没有合法理由的情况下,是不能受到扣划的。因此,如果被告能够证明其账户内的资金来源合法,并且不属于无法扣划的特殊情况,法院就不能轻易冻结或扣划被告的存款。
其次,诉讼保全的原则是因证据确凿、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不能随意扣划被告的存款。法院会根据案情和现实情况综合考量,比如被告是否存在逃避债务行为、是否转移财产等来决定是否采取限制性措施。
此外,如果被告能够提供担保,并通过法院审核,那么可能会减轻对其存款的扣划限制。担保可以是质押物或第三方保证人提供的担保等形式,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条件。
综上所述,诉讼保全时能否扣划存款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具体决定还需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证据以及法院的判断来进行。法院在审理期间会依法权衡双方的权益,确保公平正义,进一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