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证据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了确保争议事实的真实性和证据的完整性,法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证据被毁损、灭失或伪造。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诉讼证据保全措施:
1.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法院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在诉讼期间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被申请人在诉讼结束时还有足够的资产来满足判决书的执行。财产保全可以分为现金保全和非现金保全两种形式。
2. 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是指法院采取措施保护已知的具备证明价值或可能获得证明价值的证据。例如,法院可以就某个物品进行查封、扣押或评估,并且要求相关当事人配合提供证据。证据保全的目的是防止证据被销毁、篡改或隐藏。
3. 禁止行为保全
禁止行为保全是指法院为了防止被申请人对诉讼标的物进行恶意损害或变更,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法院可以发布禁止令,要求被申请人停止某些特定的行为,以维护案件的稳定。
4. 保全证据的复制、提取和鉴定
为了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法院可以对涉案证据进行复制、提取和鉴定。这样做可以保留证据原貌,避免证据丢失或篡改的风险。
5. 拍摄、录像保全
在某些需要视频证据的案件中,法院可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派员担任摄影师,通过摄像和录像的方式记录案发现场、行为人及相关事实,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6. 保全其它财产
除了协助保全财产以外,法院还可以对其他财物采取必要的保全措施。例如,对于容易灭失或易于伪造的证据,法院可以采取更加严格的保全措施。
综上所述,诉讼证据保全是一种维护案件公正、确保证据完整性的重要措施。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禁止行为保全等多种形式的措施,以确保诉讼中的争议事实得到正确而公正的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