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保全是指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可能受到侵害时,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采取临时性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常见的诉讼保全措施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等。
那么,诉讼保全是否合法呢?在法律上,诉讼保全是完全合法的。它依据的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诉讼程序的规定,以及维护正义、保护当事人权益的原则。当事人根据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有权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并由法院依法判断是否满足保全条件,做出相关裁定。
法律赋予了法院辨别是否受理和执行保全申请的权力,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提出合理合法的保全申请,法院通常会予以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案件中应当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和权益受到的威胁程度进行权衡,并结合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诉讼保全的原则是:适用、必要、合理。适用原则是指诉讼保全应当适用于所有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不分国籍、性别和社会地位。必要原则是指诉讼保全措施应当是达到损害程度和侵权程度相适应的措施。合理原则是指诉讼保全应当以实现合法权益保护为目标,并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权衡。
需要提醒的是,诉讼保全虽然合法,但并不意味着保全申请一定会被法院支持。法院在决定是否予以保全时,会严格审查当事人的申请材料、权益受到的威胁情况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只有当法院认为满足了保全的合法条件,才会作出保全裁定。
此外,如果当事人通过滥用诉讼保全权利来违反法律规定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那么该行为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可能会对其造成法律责任。因此,在使用诉讼保全权利时,当事人需要慎重权衡自己的权益,并确保自己的申请是合法且符合事实情况的。
综上所述,诉讼保全是合法的。当事人在遭受合法权益侵害时,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保全申请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然而,在具体案件中,是否能够成功获取诉讼保全,还需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和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