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终结可以诉讼保全
诉讼保全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为了保护其合法权益,通过申请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被告在诉讼期间转移财产、销毁证据等行为。而二审终结是指案件在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由上级法院进行审理,并最终作出裁定或者判决,此时案件已经基本完成。
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一审期间才能申请诉讼保全,因为在一审阶段,双方当事人的争议尚未最终解决,为了保证一审判决的执行效果,可以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然而,在很多案件中,一审并不能真正实现当事人的诉求,或者带来的结果达不到预期。这个时候,当事人通常会选择上诉,将案件提交至上级法院进行二审。
在二审过程中,对于当事人来说,原则上不能再进行诉讼保全的申请。因为二审终结意味着案件已经接近尾声,很快就会有裁定或者判决作出。然而,也并非没有任何方法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在二审阶段,虽然不能申请保全措施,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一种方法是向法院提出质证申请。在二审期间,如果当事人发现被告方转移财产、销毁证据等行为,可以向法院提出质证申请。法院可以要求被告提供相关证据,或者根据已有证据做出适当的推定,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上诉请求。在二审期间,当事人可以在上诉状中明确请求法院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虽然不同于一审期间的直接申请,但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决定。
总之,在二审终结阶段,虽然不能再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诉讼保全申请,但当事人仍然有一些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要的是,当事人应该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二审阶段的操作规则,以寻求最佳的法律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