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是指银行、担保机构或其他金融机构以书面形式对委托人(申请方)所承诺的利益进行担保,并表示在合同约定情况下,根据受益人(收款方)的索赔通知,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的金额支付给受益人的一种担保方式。
1.履约保函:用于保证委托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付款义务的保函。
2.投标保函:用于保证投标人在中标后签署合同并提供履约保证金的保函。
3.预付款保函:用于保证委托人向收款人提前支付合同约定的预付款的保函。
4.质量保函:用于保证委托人向收款人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并承担相应质量责任的保函。
5.退税保函:用于保证委托人将从国家获取的退税款项按时支付给收款人的保函。
6.海关担保函:用于保证委托人按照海关法规和合同要求履行相应的出口或进口义务的保函。
1.保函标题:明确标注“保函”字样,说明该文件的性质。
2.保函编号:每一份保函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便于核对和管理。
3.日期:保函起草的具体日期,显示担保的时效性。
4.受益人信息:收款人的全称、地址、联系人等详细信息。
5.委托人信息:付款方的全称、地址、联系人等详细信息。
6.担保金额:保函所涉及的担保金额,即受益人可向银行主张的最高金额。
7.保函期限:保函有效期限,包括生效日期和失效日期。
8.保函内容:对保函事项的具体约定和条款。
1.申请:委托人向银行提交保函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2.审批:银行审核委托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决定是否同意办理保函。
3.签发:银行根据委托人的需求,出具符合要求的保函样本。
4.传递:银行将保函样本传递给委托人,并告知受益人保函的内容和有效期限。
5.使用:委托人将保函交给受益人,作为支付或担保凭证使用。
6.索赔:若受益人符合保函约定条件,可向银行提出索赔请求。
7.支付:银行在收到索赔通知后,并验证其合法性后,按照保函约定支付款项给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