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全已经成为了财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经济纠纷中,被判定为责任方的一方可能会被要求进行财产保全。那么,当个人财产被保全时,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财产被保全了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简单地说,就是法院对特定个人或企业要求限制其财产行为,防止其将财产变卖、转移或消耗等。而财产保全主要分为两种:申请保全和法院裁定保全。
对于申请保全,一般是当事人需要自己的财产得到保障时,向法院提出保全申请。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会在申请中指出需要保全的财产、保全的原因以及请求保全措施等。
而法院裁定保全,则是在涉嫌财务诈骗、诉讼中被告有违法倾向、受害方要求保全时,由法院根据情况作出的保全决定。法院裁定保全包括冻结财产、查封扣押、委托保管、鉴定评估等,同时这些保全措施需要在法院发布保全通知后方能实施。
对于自己的财产是否被保全,我们可以主动查询,也可以通过律师或法院的渠道了解。如果申请或者接到保全决定的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保全申请或决定是否已经生效。第一步就是查看法院是否发布保全通知或者律师是否告知我们相关信息。
如果是法院裁定保全,则我们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查询。我们需要在保全期限内向法院申请查询,一般来说,查询一部分需要交纳查询费用,具体金额可以咨询法院的工作人员。查询费用的缴纳并不意味着查询结果的可靠性,同时也不代表查询结果如实准确。
总之,在财产保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向律师、法院等渠道咨询了解情况,以保障自身利益。同时,我们也需要平时注意加强财产管理,做到合理规划、勤于查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被保全风险的出现。